本周內發生了30年來最大的鐵路工人罷工。這場勞工行動影響到了各行各業的運行,例如教師,律師和醫生等行業。我們不禁要問:工會是否將重塑英國的工業格局?
什麼是工會?
工會是由工人自願組成的協會,旨在保護和促進他們的利益。它們受法律監管,如果被僱主 「承認 」為集體談判的目的,則履行各種法定職能。集體談判是指僱主與工會就所有或部分勞動力的條款和條件(如工資、工時和假期)進行談判。
為什麼會罷工?
罷工現在相對罕見。當談判破裂或工會的要求被拒絕時,工會可以通過要求勞動力拒絕工作進行罷工,它也可以要求採取其他工業行動,如禁止加班。 儘管法律保護罷工者,但並沒有「罷工權」這一說。英國在工業行動方面有相對嚴格的法律,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引入的,但此後一直延續,要求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對成員進行投票,並向僱主發出詳細通知。
工會會員有多少人?
2021年,工會會員總數為644萬,約為工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低於1979年峰值的二分之一工人總數。如今,它們在大公司以及公共行政,教育和衛生領域中更為常見。 能源,運輸,分銷,零售和一些製造業等工業部門中也有工會。早在1970年代,工會就很強大,罷工行動也更為普遍。 與過去相比,他們如今的成員數量減少,並且來源不同以往。這是因為重工業(如採礦業和鋼鐵加工業)的減少,工業流程(如印刷業)的變化,或 政治和經濟氣候的普遍變化。
工會成功嗎?
粗略地以薪酬來衡量,可以說是的。工會大會(或TUC,一個代表所有工會的機構)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工會工人的平均工資比其他同等級的工人高出百分之五。他們在職業生涯中比非工會工人多賺6萬英鎊。
工會成員都同樣成功嗎?
不。許多工會成員從事社會關懷等低薪行業,而其他工會成員,如倫敦地鐵司機,則更成功一些。這通常是因為不同程度的談判實力:例如,地鐵罷工會導致大規模的破壞性影響。可以說,最成功的工會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協會,其中一些成員每周能賺10萬英鎊!
工會還做些什麼?
工會最顯著和最持久的成就是擴大了工人的合法權利。他們要麼通過推動立法改革(通常由工黨頒布新法,最初由工會運動建立),要麼通過代表其成員在法庭上提起訴訟來實現這一目標。免費的法律代表是人們加入工會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福利。法律經常會阻礙一些工會活動。最近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子是P&O Ferries(渡輪公司)即時解僱了800名員工,並用代理工人取代了他們, 這引起了全國的強烈抗議。然而,工會無力阻止事情的發生(儘管據報導它正在對P&O的各種明顯失誤採取法律行動)。這就是為什麼TUC現在呼籲進行法律改革以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工會會擴大嗎?
成功意味著擴大,因此,如果工人群體認為能夠實現他們的要求,通常有利於工會納新成員。如果工會今年能夠獲得超過通脹的加薪,這將增加它們的吸引力。在已經有工會會員資格的工作場所納新相對容易。對工會來說,更具挑戰性的是打入他們很少或根本不存在的部門。最大的挑戰可能是「零工經濟」,它以自由職業者通過類似於Uber和Deliveroo等數位平臺與客戶建立聯繫為藍本。
工會在零工經濟中取得過任何成功嗎?
有一些成功案例。去年,GMB工會將Uber告上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限制了工會所控訴的Uber“虛假自雇”。此後Uber司機不再被歸類為自由職業者,而是有權享受最低工資、養老金和假期等權利的工人。GMB現在已經與Deliveroo達成了一項被稱為全球首發的自願協定,以確保工人們的 基本權利。但此事件備受爭議:一個尋求更大工人權利的英國新獨立工人工會稱其為憤世嫉俗的公關舉措。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工會的短板,還有尋求填補市場空白的新型工會。
還有沒有其他需要關注的發展嗎?
常言說,美國今天去哪裡,英國明天就跟著去哪裡。如果是這樣,請注意由工人通過法定承認程序組建的新型特定工會。兩國的工會會員目前分佈在各個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領域。但是,在最近一個有趣的發展中,紐約的一個倉庫工人團隊在反對各種勞工做法后,投票迫使他們的僱主--零售巨頭亞馬遜承認他們新的 「亞馬遜工會」。然而,成功是不普遍的:在阿拉巴馬州,儘管情況備受爭議,工會還是沒能成功 地對抗美國第二大僱主。